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11-09-05 11:01:43
![]() |
任壮,男,生于1972年12月,管理学博士,五年证券从业经历,1994年7月至2004年2月,任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业务科长。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任兴业证券上海总部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2007年9月,任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部门助理。2009年1月开始担任东吴行业轮动基金基金经理。
与任壮交谈,无套话之累,多直言之爽。这正如他的个人风格:逻辑简单清晰,投资风格鲜明,更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这种风格也为不少投资者所青睐。2009年初,任壮执掌东吴行业轮动基金时,该基金规模最低仅有8亿元左右,而在短短两年之后,东吴行业轮动基金的规模已经上升至约40亿元。这期间正是基金行业竞争激烈、整体规模一缩再缩之时,两年内基金规模增长4倍显得弥足珍贵。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今年二季度市场持续下滑、基金业举步维艰的时候,东吴行业轮动仍然逆市获得了6.4亿份的净申购,由此可见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关注与喜爱。
当然,这也需要优秀的业绩支撑。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8月初的统计,东吴行业轮动基金近3个月、6个月、2年、3年内在同类基金中分别排名第28位、24位、22位、23位,实现了业绩与规模的“双提升”。任壮说:“投资业绩只能说明过去,投资风格却能让投资者记住你,基金拥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应该是未来基金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任壮的投资特点,总结下来就是看得远、拿得久,逻辑清晰,风格鲜明。
重研究 善奇兵
中国证券报:在你看来,做投资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任壮: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最重要的能力体现在“研究”二字上。没有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市场运行的逻辑的,也不可能判断行业发展的拐点,捕捉市场未来的牛股。研究是投资的根本,只有研究透了,才能做到有效的集中持股,获得超额收益。投资的核心是研究,我也常戏称自己是“打着基金经理旗号的研究员。”
中国证券报:那么,研究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任壮: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投资的真谛在于“扛”。长期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仅是市场上涨时能涨得快,而是在下跌时能扛得住。而这个“扛”字,靠的不是心态,而是研究。研究的深浅,决定你对投资的态度,乃至对个股的把握。
任壮的“研究”,以善出奇兵著称,超级牛股包钢稀土正是其代表作。
2009年三季报,包钢稀土首度出现在东吴行业轮动基金的持股名单,便已跻身东吴行业轮动基金的第三大重仓股,并被一路持有至2011年中期。期间,包钢稀土也历经数次波动调整,市场对其走势出现过明显分歧,许多人认为作为一只周期股,在经济刺激政策走向尾声之时,其行情也将告一段落。但任壮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不应将包钢稀土再视为周期股。
“作为有色金属板块的成员,包钢稀土被自然地划归到强周期股中去。但在深入的研究过程中,我意识到,稀土行业将面临供给收紧、需求释放的行业性拐点。在稀土提升至国家战略资源的背景下,其周期波动特征会逐渐淡化,而资源属性则愈发凸显,对它的估值需要跳出周期股的传统思维来判断。”
任壮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09年的时候,对稀土下游需求的预期还没有现在强烈,但是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都会促进稀土需求的释放。事实证明,政策超预期,供给收紧使价格弹性增大,稀土价格迎来一波超预期的上涨,而且价格刚性将越来越强,因此公司的业绩弹性与估值弹性也会增大。”
包钢稀土一役,向人们展示了任壮独特的研究视角。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常常与市场主流观点不符,因此,任壮也常常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但忠于自己研究成果的任壮总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并将研究成果实践到自己的具体操作中。
在执掌东吴行业轮动的近三年时间里,依靠这种独特的视角,任壮挖掘的牛股不胜枚举,国电南瑞 、海通集团 等涨幅巨大的牛股均曾被其收入囊中。而牛股带来的巨大收益,也令东吴行业轮动的业绩十分抢眼。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过去3年,东吴行业轮动的净值增长率为40.3%,在同类基金中位居前列。
循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路径,任壮已找到了新的重仓品种,即煤炭股,并在今年A股的剧烈震荡中一直持有至今。在他看来,煤炭股与包钢稀土的投资逻辑颇为类似,即随着行业整合的深入,其周期股特征将渐渐淡化,而资源股属性将日渐增强。
“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下,能源消耗需求的刚性凸显,而2010年的大规模行业整合,加剧了煤炭行业供给的收紧,这使得它的战略性资源属性越来越明显。日本核事故深层次地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煤炭行业面临行业性趋势的拐点。”任壮说,“地方政府对煤炭进行兼并重组,煤炭整体供给收紧,行业话语权提升;光伏、风能和核电等新能源发展所需时间较长,在短时间内新能源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产生冲击;近几年煤炭需求将逐渐提升,煤价或将稳步上涨,伴随资产整合的推进,煤炭股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重逻辑 看弹性
中国证券报:你的投资风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任壮:我始终认为,每个人的投资风格与其投资理念、对市场的理解、个人性格等密切相关。我个人的投资风格相对较为鲜明,可以用两句话概括,那就是:看得远,拿得久,逻辑清晰,风格鲜明。只要看好后市的大逻辑不变,基金仓位基本保持不变。
此外,在比较看好市场的时候,我会集中持股,力图获得超额收益;反之,则会相应降低仓位,分散配置。同时注重精选个股,争取在反弹时跑在前列。
中国证券报:请阐述一下你的投资理念。
任壮:我的投资理念是“投资重逻辑,选股看弹性”。投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对市场整体趋势性的把握,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和逻辑。选股看弹性,主要是指要选择业绩及估值弹性大的股票。
独特的研究视角,令任壮的投资风格变得十分鲜明。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绝不拖泥带水;当坚守时,他会勇于承受压力,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
在去年至今东吴行业轮动的操作中,这种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去年年初,任壮认为当年存在结构性牛市的机会,便选择进攻性品种来进行主动防御,一季度配置了较多的TMT、医药、消费,而在三季度后,根据市场趋势变化,则重配了锂电池、稀土等板块,全年交出了一份优异的业绩答卷。
今年,任壮认为,市场依然存在趋势性向上的机会,便重配了资源和金融类个股,上半年业绩排名依然保持同业前列。下半年虽然市场出现反复剧烈的震荡,但对自己投资逻辑的坚信让任壮一直坚守至今。
“总体而言,我将对市场趋势性的把握视为投资最基本的前提和逻辑,无论是个股的配置还是仓位的选择,都会围绕这个逻辑进行。”任壮说,“我想说明的是,东吴行业轮动基金表面上看风格较激进,其实我们是在预先判断市场运行逻辑的基础上,选配适当的行业及品种,同时选择业绩增长、估值合理的品种。在投资操作、个股选择上我还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在个股的选择上,我注重的是个股的业绩和估值弹性。”
盯拐点 觅良机
中国证券报:你认为A股下一阶段将呈现怎样的格局?
任壮:我认为现在正是政策拐点即将出现的时候。目前市场进入了政策“观察期”,各种表面上的利空因素正被逐渐消化,而各种潜在利好因素正在累积。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市场已进入底部区域,而市场风格有可能因此发生变化,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估值偏离度已达到历史高点时,大盘股有望再演估值修复行情。
中国证券报:你即将兼任东吴新产业基金经理,如何看待新兴产业未来的投资机会?
任壮:放眼未来,当前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已经确立,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是经济转型的成功。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达到8%左右,2020年将达到15%左右,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东吴新产业基金投资于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将充分受益于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
今年A股的反复剧烈震荡,正逐步消磨投资者的信心。但在任壮看来,伴随着紧缩政策接近尾声,CPI有望见顶回落,A股有可能迎来政策拐点带来的阶段性牛市行情。
任壮进一步指出,首先,政策层已经感受到经济下行趋势,必然在“防通胀”、“保增长”之间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其次,目前央行 货币紧缩政策的弹性与空间已经弱化。短期通胀难言见顶,货币政策未必会“放松”,但货币紧缩政策已接近尾声,“政策预期拐点”已出现;第三,美国继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在增加,而央行货币政策已出现结构性放松的迹象。这些都是“政策预期”出现拐点的信号。
如发现页面出现错误或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同时如您有好的建议也请告诉我们。
邮箱:services@scfund.com.cn
版权所有: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Soochow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客服电话:400-821-0588 客服邮箱:services@scfund.com.cn 投诉、反商业贿赂举报电话:021-50509888转投诉专线 邮箱:tousu@scfund.com.cn
公司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