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2011-02-21 11:00:22
今天,我们普遍处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充满活力的氛围之中,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战略性突破”,通过战略新兴产业从“世界工厂”脱胎换骨转向中国设计活发明等跨越式发展。国家也先后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并且相对应的政策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都开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倾斜,大趋势中孕育着大商机。
但是如火如荼的新兴产业,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投资方向,但当众人一拥而上的时候,也有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毕竟新兴产业潜力巨大,但从潜力到现实,仍旧是未知数。很有可能出现投入巨大但是却收益迟缓或甚微的情况,更可能出现新兴行业的“火拼”局面,将蓝海变为红海。
比如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如曾经的产业引领者无锡尚德,至今仍旧是投资界津津乐道的成功投资典范。但是,随着许多企业一窝蜂地一拥而上,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省市,都将太阳能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而投资太阳能产业的各种企业已经遍地都是,在这个产业链中部分低门槛技术含量相对容易的,在各地政府的关怀和资金蜂涌而入的推动下一窝蜂地上马,如今太阳能产业中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严重同质化并且面临高度竞争,甚至出现过剩格局,这对于部分后进跟随型的投资者来说,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投资。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也存在在政策和资金的关注下,纷纷开始从传统产业进军新兴产业,而在消息公布后股价自然也立马起飞,进军新兴产业以及投资者追捧该类上市企业当然是好事,但是作为投资者在关注该类转型企业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企业所进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行业发展所出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未来收益预期等等。不能只要是新兴产业而不加分辨地进行投资。
当然,对于新兴产业企业的投资和价值的识别,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相信,也许在第一波涨势中所有触新的企业均会上涨,但当市场回调后第二波涨势中也许只有50%新兴概念的企业会上涨,其他一些滥竽充数的将被市场所发现。而到第三波涨势中,也许只剩10-20%具备真正技术创新、市场优势的新兴产业企业。
所以,我们在追逐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潮中,必须注意新兴产业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如发现页面出现错误或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同时如您有好的建议也请告诉我们。
邮箱:services@scfund.com.cn
版权所有: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Soochow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客服电话:400-821-0588 客服邮箱:services@scfund.com.cn 投诉、反商业贿赂举报电话:021-50509888转投诉专线 邮箱:tousu@scfund.com.cn
公司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网站已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