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报告说,由于投资增长的理性回归,长三角地区全社会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下降趋势,由去年同期的43.1%下降为42.2%。
报告说,一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适度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初步遏制,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的缓解,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的同时,各市外贸出口增长势头依然十分强劲,消费市场普遍呈现繁荣兴旺的发展态势,三大需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趋于协调。
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区投资过热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去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有三分之二的城市投资增幅在50%以上,增长最快的达到1.2倍,增幅最低的也在35%以上;而今年一季度,16城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026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3.6个百分点;仅有7个城市投资增幅在20%以上,有3个城市还出现了负增长,剔除价格因素,大多数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已明显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
报告说,相对于投资需求的迅速回落,长三角地区消费需求仍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一季度,16城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1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虽然仍低于投资增长,但两大内需之间的增速差距已由去年同期的45.9个百分点下降为0.9个百分点。
报告说,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土地、电力等资源供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新签外资项目全面减少、外资引进规模有所缩小、利用外资增速普遍减缓的新情况。
一季度,长三角地区有7个城市实际到账外资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5个城市的同比增幅在10%以下。
黄富慧 新华社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