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调控加大 回笼850亿资金冷却楼市
来源:广州日报
央行货币调控力度继续加大,27日从市场净回笼资金量达850亿元,彻底打破了市场此前以为央行会稳步回笼资金的预期。
有专家表示,今年内地宏观调控的周期将较2004年更长,未来数月还会陆续推出新的调控政策。
27日,央行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06年第44期央行票据,并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本期票据期限一年,发行量达到300亿元,最终招标价格为97.43元,参考收益率为2.6378%,与上周相比攀升了7个基点,继续保持快速上升势头。
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
央行27日还实施了一笔7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为2.2%,但发行量达到了“惊人”的800亿元。而当日只有一笔250亿元的正回购到期,这样,央行27日从市场净回笼资金量达到了85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突然加大,彻底打破了市场此前以为央行会稳步回笼资金的预期。
今年二季度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投资反弹、信贷过快增长,央行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在4月末小幅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之后,
继续紧缩市场流动性
在25日结束的“构建21世纪金融体系”中美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货币信贷增长较快,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而对信贷增长过快,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收紧银行的流动性”。
专家预测,下一阶段央行将会继续贯彻实施紧缩市场流动性的策略,较多的市场化措施也可能会出台。
摩通:加息、升值在所难免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部主席李晶表示,预计今年内地宏观调控的周期较2004年更长,中国将在未来数月陆续推出新的调控政策,进一步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以及个别行业行政指引在所难免。
始于今年第一季的连串宏调措施与2004年的共通点是新增银行贷款占GDP比例均达30%的水平。但2004年宏调政策立竿见影,第二季新增银行贷款占GDP比重已回落至5%到10%,其后三个季度一直维持在该水平,至去年第二和第三季才回升至15%水平,第四季虽然显著回落,但今年第一季又大幅反弹至30%水平。
李晶指出,已推出的宏调措施显然未能令经济状况恢复到中国政府满意的水平。今年1至5月份,银行新增贷款达17834亿元人民币,已完成逾七成的全年目标。李晶认为,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冷却经济的作用相当有限。李晶相信,中国将推出更多新政策冷却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