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预期呈现弱化 汇改影响在可承受范围

 

20051110 08:40  中华工商时报

 

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汇改影响处于市场可承受范围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天发布的《二○○五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

  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初步呈现弱化迹象,且汇率机制改革的影响基本处于市场主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自2005721,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弹性逐渐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初步呈现弱化迹象。

  据统计,截至93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0920人民币/美元,较上年末升值228%。

  据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8月对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的三项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本次汇率机制改革对企业、居民、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相关各方对改革反应积极,其适应性不断提高。

  央行表示,在此次汇率机制改革中企业能够积极应对,表现有四,一是汇率改革的影响总体上处于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企业因为2%的汇率变化而导致的汇兑损失为13亿元人民币,仅占同期企业销售收入的0013%。调查显示,有近50%的样本企业事先采取了尽快结汇、提前收汇和预收货款等防范措施。改革对企业外币资产、负债的影响不大。20057月末,样本企业的外币资产为2181亿美元,外币负债为2101亿美元。其次是汇率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初步显现。

  调查显示,679%的企业选择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中间消耗加以应对;607%的企业选择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以应对,514%的企业选择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加以应对。三是升值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有限。只有66%和137%的企业选择减少出口产品产量和减少出口、增加国内销量。四是多数企业认为人民币继续升值后员工就业将增加或保持不变。586%的企业认为就业不会发生变化,有173%的企业认为就业将减少10%以内。但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中低附加值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居多,利润率一般都不高,通过调高产品出口价格来消化汇率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定困难。调查显示,有859%的企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的空间在3%以内,有505%的企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的空间在1%以内。此外,企业通过使用外汇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报告还显示居民在汇改中总体受益。央行称,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对外购买力,居民总体受益。汇率机制改革后居民投资理念更趋成熟,偏好专家理财,准备以外汇理财产品方式持有外币的居民人数占比从156%提高到308%,增长幅度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