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师现身说“财” 把握四季度三大机会 黄金、非美货币、股票基金有“财机”
上期《钱周刊》推出“理财冲刺100天”特别报道之后,引起读者较大反响。本期继续邀请银行、证券、黄金方面的投资专家,为投资者分析四季度理财机会。
在专家眼中看来,黄金、外汇理财以及股票型基金等品种,似乎都有不少“财机”。选择哪一个品种,还要取决于投资者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实力等。
为此,《钱周刊》联合中行上海市分行设计了一份投资者类型调查问卷(详见B2版)。以便了解自己的投资个性,作出合理的理财规划。
非美货币亮点多多
荷兰银行高级理财咨询经理张姝认为,外汇市场在第四季度有很多机会可抓。她表示,最近美元指数涨得很厉害,根据外汇市场的运行规律,物极必反,第四季度非美货币的反弹的机会很大。
最大的机会蕴含在日元和欧元中。日元一向被外汇投资者誉为“短线黄金”,其汇率走势跌宕起伏。随着日本经济复苏以及海外资金持续流入,日元走势可进一步看好。目前,日元已经跌至114附近,是全年的低点。
欧元作为非美货币的代表,如果美元回落,欧元自然会有所表现,1.2以下是比较理想的介入时机。澳元作为商品货币的代表,高利率一直是最吸引人的亮点。张姝建议,对于澳元可采取波段操作,在0.75附近买入,0.77以上抛出,赚利息又赚汇率。
如果对外汇投资不太熟悉,投资者最好选择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张姝认为,有两种产品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与国际商品价格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国际投资界一致认为,黄金、石油、农产品的价格在今后5年内还有广阔的上升空间。不过,国内能投资商品市场的工具有限,且期货风险太高,通过保本外汇理财产品介入国际商品市场,不失为一个稳妥且盈利潜力较高的办法。
另外一种外汇理财产品是与亚洲货币挂钩。张姝介绍,荷银正在发售的“亚洲潜力货币结构性存款”与印度卢比、新加坡元、韩元等亚洲货币挂钩,其中印度卢比是首次出现在外汇理财的挂钩币种当中。国际市场上,印度早已被视作与中国齐头并进的亚洲经济体之一。印度卢比自2003年以来已经升值超过10%,值得重点关注。
专家支招:购买外汇理财产品,有两点需要特别留意:首先是计息周期。有的产品以期末和期初的货币行情相对比,一次性计算收益率,对投资者并不有利,收益率中蕴含了太多的偶然性。比较好的产品应在投资期中设置多个观察期,在期末综合考虑,使客户能获得一个周期的平均收益率;其次是产品流动性。汇市波动难料,外汇投资的流动性非常重要。有的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但客户不能掌握提前赎回权,最后可能“被套”。投资者应重点关注能提前赎回的产品。“亚洲潜力货币结构性存款”在半年封闭期后,每月都提供客户赎回机会,主要就是处出于流动性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