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对话美财长斯诺 首提资本对外开放三原则

 

2005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鸿雁

 

在中国近一周的访问后,美国财长斯诺在18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的开场白即从人民币汇率话题开讲。

  受命施压而来,在经过一周的中国行后,斯诺把敏感话题总结为:我们已经建立起了新的对话。乐见于中国政府今年7月在人民币汇率上所作出的调整,斯诺仍然希望中国能本着这种灵活的态度继续走下去。

  斯诺酒店开放论

  汇率问题之下还有一些小话题,斯诺的话题一转,金融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运作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市场的经验如何转化为中国的经验?

  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持续发展,有利于把中国的贫困人口从贫困中解脱出来,这些都是我们对话的基础。斯诺说道。

  斯诺认为,经过这些天对中国的访问,他已经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但中国仍然需要加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他说:我不能自称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但可以自称了解美国的资本市场。他认为美国的经验可以为中国所用。

  今天开会的这个酒店就非常好!斯诺认为,该酒店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在中国酒店业早已全面开放,所以能让那些有能力做好酒店的人来做酒店是主要原因。——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

  斯诺此番游说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整容堪称豪华,除了政府官员外,全美顶级大投行悉数在列:花旗、高盛、雷曼兄弟、摩根斯丹利、摩根大通、美林,几乎全部到齐!

  借此次论坛,斯诺再次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程度的要求。斯诺施压目的明显,而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其后的讲话中铿锵有力、绵里藏针地阐述了中国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必须坚持的三大原则。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15

  我完全同意斯诺先生认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我介绍一下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些想法。尚福林以平和对应。

  他首先阐述了中国资本市场15年来对外开放方面的成效,“1990年末,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为开端,15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目前,在境内上市的公司总数由资本市场开放时的10家增加到今天的1381家,累计筹资额达到9167亿人民币,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也在推进,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改革开放中促进了市场的发展,相关工作也在富有成效地开展,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很重视对外开放和合作。

  尚福林介绍了中国资本市场在引进和走出去两个方面的情况。

  他说:在引进来方面,在1992年底,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就推出了针对境外投资者的B股市场,以后又允许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上市,还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加入WTO以后,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加入WTO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完全兑现加入WTO的承诺。截止到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已经分别有3家和4家特别会员,有39家和19家境外证券机构可以直接从事B股交易,还批准成立了7家合资证券公司和19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尚福林特别指出,在WTO承诺之外,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求,我们从200212月起开始实行QFII制度,这是在人民币未实行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中国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证券市场的一个过渡性措施。目前,已经有28家境外机构获得了QFII资格。QFII获准投资的额度是40.5亿美元,最近又把额度增加到100亿美元。另外,有4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II托管业务。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明中美在资本市场合作上的成效,尚福林给出了一组别具一格的数据统计。他说:“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中有美国金融机构参与的有2家,占29%19家合资基金中有美国金融机构参与的有7家,占到37%;获得QFII资格28境外金融机构中,美国金融机构有10家,占到36%,获准的投资额度为13亿美元,占33%

  尚福林继续总结指出,在走出去方面,在中国资本市场始建后不久,就开始探索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道路,1993715,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到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截止到20059月底,已经有117家国内公司到境外市场上市,共筹资455亿美元。境外上市公司中,有115家是在香港上市,其中11家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1家是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上市,另外有2家在新加坡单独上市。117家公司中有32家是既发行了A股又发行了H股。

  在国际交流与跨境监管合作方面,中国证监会一贯重视与境外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国际证监会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尚福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