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中国经济下半年有三大看点 A股拐点将现

 

 

经济仍将实现软着陆

  我们先看一下总体经济方面,大家都知道,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长是9.5%,这与去年的水平持平,很多经济学家或是业内人士依此判断,中国经济依然维持在相当强劲的高增长的水平。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今年第二季度的GDP是依靠贸易顺差的极度扩张造成的,换言之,中国的外贸顺差为中国上半年高达9.5%的经济增长贡献了4.8%,而过去四五年中,一般的贸易顺差对GDP的贡献却只有2%,预计今年下半年,这一贡献将会达到5.2%。由此可见,出口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我们还知道,中国的贸易状况过去一向是大进大出型的,因此这种出口增长与进口增长基本保持了相当高的关联度,但这一关联性今年年初开始却发生突变,出口增长保持在30%,而进口增长则出现明显的下滑,如果再静下来看,会发现进口的下降中,主要的因素是来自原材料和建筑机械的进口下降。

  因此尽管宏观数字非常强劲,但是一些微观的蜘丝马迹,已经表明中国经济活动在放缓。中国前6个月石油增长为2%,而去年同期的石油增长为24%,一些收费公路的车流量增长明显出现放缓,海运收费下滑,国内钢铁价格出现明显下落——尽管宏观看GDP仍高,但是经济活动可能已经放缓。

  中国各地从2003年底至2004年初开始的工业投资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换句话说,尽管今年还在寻找投资,但活动内容已经是购买计算机、墙纸,而不是购买推土机。如果我们看地产类投资,可以看到,地产商们正一个个赶在房价下跌以前,赶紧把房子卖掉,而新开盘的项目几乎都见不到。换一句话说,中国今天的投资周期已经进入一个老化阶段。到2003年、2004年的投资项目进入尾声时,不需要进一步的调控,也不需要进一步的加息,随着旧的投资项目逐渐淡出,我认为中国的投资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放缓。

  不过我认为中国总体经济仍然会实现软着陆,因为中国今天的消费虽然有一定的下滑,但是比起过去5年的水平来说,仍是相当的高涨,而且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第一次出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此外,出口虽然会在今年下半年之后才会出现回落势头,但各种领先经济指标显示,到今年年底出口才会出现放缓。因此尽管投资也会出现回落,但是在消费和出口两大支柱的支撑下,相信未来中国经济仍会维持在8%9%的高水平,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估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8.2%

  从货币政策来看,虽然政府说会保持一个稳定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的货币政策对于国家业已支持的项目已经开始放缓。

  另外还要考虑的是,第11个五年计划从明年开始重新启动,如果我们从过去的历史经济周期来看,每10年中国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投资周期,1983年、1992年、2004年,每一个周期与五年计划都是连在一起的。一般的周期趋势是提升、缓落、反弹,然后是比较大的调整,而目前中国正处于缓落和调整之间,我估计随着明年第11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奥林匹克建设运动的开展,会从缓落进入反弹阶段。

  A股市场拐点很快出现

  再看中国A股市场,许多人一谈起A股就是一片伤心泪,连续五年的熊市确确实实牵动了很多股民的心。我们知道从今年5月开始,国家下决心正式开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旧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新的走势怎么走,目前还说不定。

  但是为什么我对A股会比较看好?我们应该看看目前上海A股市场和深圳A股市场的PE(市盈率)以及香港H股和红筹股的PE情况。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上海A股的股值水平出现了过去五六年间从来没有过的、与国际水平之间的接近情况。

  我不敢告诉你,你今天买了A股,明天一定涨,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即使它现在往下跌,早晚也会浮出水面。因为今天买A股所能得到的收益,要超过你把钱放在银行里所能得到的收益。

  今天A股的PE16倍,而H股的PE14倍;同时,A股的市净值为2.2倍,而H股为2倍。A股与国际市场估值的贴近,是我在时隔六年之后,重新看A股的重要理由!

  上海的A股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越大越是蓝筹股,和香港的水平越接近,越没有泡沫。这个现象放在国际上也许比较独特,但是在中国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大型的蓝筹股,庄家们做不动,越来越便宜。而恰恰是这些蓝筹股,将会成为下一轮股市反弹、出现牛市的发动力量。

  中国A股最缺乏的是机构投资资金,一个散户的市场,永远成不了一个大的气候,但是机构投资资金开始进入上海A股市场。政府允许保险业买入20%的保险资金,根据在香港上市的保险公司的年报,目前各公司一般都只持有5%左右的股票。换言之,从这些保险公司增持A股到它们持满股票,这些保险公司本身可以释放出两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个相当于A股所有流通股26%的市值。

  再看QFII,政府允许进入至少40亿美元,包括我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两年前就申请了,而这些额度在一个月之内就全部用完,并一直在申请,希望能多拿一些额度,而现在政府这方面的口子会进一步放开,从40亿增至100亿美元,由此可以释放出500亿人民币的金额,这相当于A股流通股市值的5.6%,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年金,还有社保基金,当然,即使把这些机构投资者都加在一起,A股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仍然是偏低。但是可以看到,中国的股市正明显地走向一个机构资金的道路。

摘自: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