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私募基金:心急偏吃热豆腐

       在笔者的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第一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喜欢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一个概念:“中国是个企业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的国家。”刘老用这句话来解释企业遇到的融资难、上市难的问题。

  大气候看起来说变就变。近年来,随着洋私募基金的浮出水面,中国的资本似乎一夜之间就从“稀缺”跃进到了“过剩”:好企业供不应求,大把的美元急着投资中国企业。

  大环境为什么说变就变了呢?如果我们把眼光从中国本土提高到鸟瞰地球的高度,就能对全球范围内大的资金进出,有一个大致上的宏观判断,从而回答为什么美国人带着整个西方向东看的大问题。

  中国这几年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人怀疑,中国正在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型。根据大家的经验,这个转变过程,除了会伴随着国内的环境污染、贸易顺差之外,还会带来一个更明确的副作用,就是本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吸引大量的外资跟风而入,而进入中国的外资,选择投资控股中国的好企业,显然比选择存在中国银行里更加有效率,更加一石二鸟。

  这是大视野上的答案。

  从投资银行业的操作层面上看,国际资本市场也和国内资本市场一样,是有板块概念的。在一段时间内,农业企业备受国际投资者追捧,过一段时间,互联网企业又成为热点。而中国概念,是这一轮新兴的板块,这里的温度目前也是最热的。

  资金永远是服务于行情的,而职业经理人,又是服务于资金的。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中国的投资银行经理,纷纷被洋私募资金挖走的现实。

  问题是:中国的好企业真的是已经消耗成稀缺资源了,还是洋私募基金天生近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看不到好企业了呢?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中国的好企业,赚钱的企业,有很多是默默无闻的,企业家干实业出身,双耳不闻资本事,一心只读本行书。他们觉得上市融资是很玄虚的东西,离自己很远,与其花费时间精力做不着边际的私募融资,还不如抓紧赚钱。在信息不发达的地区,这样的企业家尤其不在少数。上海、北京、深圳虽然都被洋私募基金走遍了,但祖国内地深处从未见过洋私募基金的企业,还有很多。在这种情形下,洋私募基金一面大喊企业稀缺,拥挤在他们所谓的好行业里你争我夺,而这些行业只不过是他们在美国经常听说过的,或者刚有人做了一个成功案例的行业而已。另一方面,又没有人真正走遍中国,去探访广阔的内地企业。

  洋私募基金这种矛盾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实际上是进入中国的外资的浮躁与急功近利。而这种急功近利其实已经严重损害了他们自己的根本利益:小范围内的激烈竞争,最终使他们的投资价格被抬高。就像心急非要吃掉热豆腐一样,最终被烫的将是自己。